背景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为此,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认知】材料一:下面是三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图片
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第(1)问。
(1)试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指出题(a)(b)(c)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内容?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践行】材料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后,2015年5月7日,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公布,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三起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上榜”。(2)如果你外出旅游,你打算如何做一个文明守法的旅行者?
小赵,18岁时应征入伍,在某海岛驻防。每当人们合家团聚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坚守岗哨,时刻待命。服役期间,他苦练军事技术,积极参加部队举办的文化夜校。退役后,他开了一家小餐馆。他诚信经营,每月主动到税务部门缴纳各种税款。他童叟无欺,深得顾客信赖。他为人正直,主动写信给工商局反映一些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的粗暴行为,建议文明执法。他深得当地群众信任,在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光荣当选为镇人大代表。
(1)小赵的经历中,他依法行使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
(2)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每个公民都可以“扮演”好各种角色。结合小赵的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扮演好“公民”这一角色。
14岁的八年级学生小强因学业成绩欠佳,父母强迫他随本村村民到沿海某城市务工,被市郊一化工厂招为工人。小强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由于工厂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半年后,小强出现中毒症状,继而被工厂辞退。
(1)小强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2)小强可依据哪些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古代有个人在镇子上开了一家布店。春节前的一天早上,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布少了一匹,他就想这个小偷会是谁呢?新年到了,在拜年的人群中,他发现邻居郭三的几个孩子穿的新衣服正是用他丢失的布料做成的!仔细一想,他明白了:郭三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几个未成年的孩子,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他一定是想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新年才这样做的。于是,这位布店老板不但没有报官,反而提了几斤肉去看望郭三一家。郭三羞愧万分,从此发奋图强,乐善好施,后来成为当地百姓交口称赞的大好人。
(1)布店老板为什么不但没有报官,反而还送肉给郭三?
(2)郭三为什么会成为众人交口称赞的大好人?
(3)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范锦伟距离高考四个月的时候,父母的病逝让他不得不“放弃”学业,扛起父亲欠下的债务,外出打工。在辍学5年打工还清十几万月的债务后,他又重拾课本,仅复习4个月就考入天津师范大学。如今,刚上大二的他一边读书一边打工,负担妹妹的生活费和学费。尽管如此,他依然乐观的说:“追逐梦想是每个人拥有的权利,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梦想一定会实现。”
(1)从范锦伟身上体现了自强品质,这种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2)范锦伟的故事引人深思: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不能战胜自己的弱点。请你反省自身,看看自己都有哪些弱点?
(3)人生要自强,你认为应如何培养自强品质?
小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一所大学,但由于性格孤僻内向,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一周后退学了。她的同学和老师说她吃不惯学校的饭菜,过不惯集体生活,不会洗衣服,甚至连开水在哪打都不知道。问她退学的原因她说:“离开父母,我没了依靠”。
(1)结合材料谈谈依赖别人的坏处。
(2)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父母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请你告诉她怎样培养自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