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汽车、高铁、飞机等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

①汽油是汽车常用的一种燃料。将石油加热,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铝合金是制造高铁、飞机的常用材料,这主要利用了它的  性能。

A.密度小、强度好    B.密度大、硬度大    C.熔点低、硬度小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见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 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 ⑤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2)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3)利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4)以钠和氯为例,简述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国产C919大型客机上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Al 2O 3)得到铝和氧气、试计算电解102t氧化铝最多能生成铝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水的体积为   mL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 3)。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t 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    (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按图2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   

选项

x

y

A

氧化钙

B

硝酸铵

C

浓硫酸

D

稀盐酸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烷(CH 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   

A.

H 2和CO

B.

H 2和C 2H 2

C.

C 2H 2和C 2H 4

D.

CO和C 2H 4

"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绿色环保,已成为中国氧系清洁品类领导品牌,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 2CO 3•3H 2O 2)。某化学活动小组对过碳酸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 2CO 3和H 2O 2,其水溶液具有Na 2CO 3和H 2O 2的双重性质;

Ⅱ.过碳酸钠与盐酸反应:2(2Na 2CO 3•3H 2O 2)+8HCl═8NaCl+4CO 2↑+3O 2↑+10H 2O;

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处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

(1)20℃时,测得1%过碳酸钠水溶液的pH为10.5,说明其溶液呈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活性氧"含量= ×100%

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取20g样品按如图实验装置与足量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将盐酸慢慢地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   ,停止滴加盐酸。

②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   

④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乙同学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写出其计算过程。

⑤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 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丁同学的理由是   (填写一条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