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烷(CH 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   

A.

H 2和CO

B.

H 2和C 2H 2

C.

C 2H 2和C 2H 4

D.

CO和C 2H 4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小木棍、蔗糖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

(1)用小木棍蘸取浓硫酸少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上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2)在蔗糖(C12H22O11)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是  ,如果蔗糖完全脱水,则生成C和H2O的质量比是  

BaCl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4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克BaCl2溶液,不断加入MgS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时溶液的溶质名称是  

(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  克;

(3)求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在南海北部1266米深的神弧海域,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若甲烷的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则CH4•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  

(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

(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  性;

(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

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由  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发育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

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95

65

14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A.钠元素

B.碳元素

C.钡元素

D.氧元素

(2)反应共生成沉淀  

(3)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