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3)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 眼镜。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饭锅中的磁钢限温器
电饭锅是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它利用磁钢限温器来控制煮饭过程中的最高温度,磁钢限温器结构如图甲所示,它由永久磁钢、感温磁钢和弹簧等组成,感温磁钢及其外套由弹簧支撑.永久磁钢的磁性不变,感温磁钢的磁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温度达到103℃时,感温磁钢失去磁性.煮饭时,按下电饭锅的按键,永久磁钢和感温磁钢吸合,同时带动连杆使加热开关闭合,电热盘通电,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感温磁钢失去磁性,在弹簧的作用下感温磁钢与永久磁钢分离,同时使加热开关断开,按键跳起,电热盘停止加热.
(1)电饭锅煮饭时,电能主要转化为 能.
(2)按键未按下时,弹簧处于 (压缩/原长/伸长)状态.
(3)磁钢限温器工作时,不同时刻的温度如下表:
时间/min |
0 |
4 |
8 |
12 |
16 |
20 |
温度/℃ |
20 |
25 |
43 |
73 |
98 |
103 |
在图乙中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作出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4)在磁钢限温器工作过程中,感温磁钢没有磁性的是
A.按下按键时 B.加热升温过程中
C.按键跳开时 D.降温过程中
(5)小明发现用该电饭锅烧开水,当水沸腾时电饭锅的按键没有跳起,原因是 .
小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
(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 透镜,将这个“水透镜”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 (变大/变小).
(2)小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到字的 不变.
(3)小芳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 .
小明做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
(l)如图甲所示,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电流表的两根引线接入电路.
(2)闭合开关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V.此过程中,电流表示数 (变大/变小).
(3)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进一步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第 次实验存在问题,
次数 |
R/Ω |
I/A |
1 |
5 |
0.3 |
2 |
10 |
0.2 |
3 |
15 |
0.1 |
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 g.
(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cm3.
(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 g/cm3.
(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 (大/小).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孔明灯
我国汉代曾发明过一种用做军事信号的“孔明灯”,它其实就是一种灯笼.先用很轻的竹篾扎成框架,再用纸糊严,并在下面留口.在灯笼的下面固定一个小碟,在碟内放入燃料.点燃后,当灯笼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笼就能腾空而起.灯笼受到的空气浮力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即F浮=ρ空气gV (本题g取10N/kg).温度为20℃时,空气密度为1.2kg/m3,下表给出了一些空气密度和温度的对应关系.
温度/℃ |
90 |
100 |
110 |
120 |
130 |
密度/kg·m-3 |
0.97 |
0.94 |
0.91 |
0.88 |
0.85 |
(1)为了更容易起飞,孔明灯所用燃料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
A.质量B.密度C.热值D.比热容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空气密度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3)如图a所示的孔明灯体积大约为0.02m3,环境气温为20℃,则孔明灯受到的空气浮力为N.
(4)上题中孔明灯制作材料和燃料总质量为6g,灯内空气的温度要达到℃,孔明灯才能起飞(忽略燃料质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