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1)今亡亦死(2)以数谏故(3)楚人怜之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后面题目(9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躬耕于南阳 ( )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
(4)斟酌损益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两篇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乙】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②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③。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④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注释]①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蓐:草席。 ②具:准备
③母:对老年妇女尊称。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④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庶竭驽钝()(4)以彰其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臣所以报先帝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吾哀王孙而进食 |
B.先帝不以臣卑鄙酬以千金 |
C.受任于败军之际信钓于城下 |
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人多厌之 |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出师表》属于表文,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读甲文,说说下列句子分别表达了诸葛亮的什么样的情感。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甲】文中的诸葛亮和【乙】文中的韩信有什么相同的品质?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种品质的理解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1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岳阳楼记》)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轩邈:
(2)把: 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两个体现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2分)
(1)【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甲】段或【乙】段选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试加以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怒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后某以上舍生入誉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今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劫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急欲而陈。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为纱帽下之窃贼乎?请即解组去。”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逐渐愧罢官而去。
(清•沈起凤《谐铎》)
注释:①国子: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兼最高学府。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通过公试授官。③誉录馆:古代考试机构。④谒选:在吏部等候选派。⑤刺:名片。⑥上台:上司。⑦潜庵汤公:汤斌,字孔佰。清代某著名清官。⑧弹章:弹劾的奏章。⑨舛:音chuǎn,差错。⑩解组:解下印纹,指辞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适堕一钱于地() (2)俟其去而俯拾焉() (3)急欲而陈()下面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文中“某暗以足践之”中的“践”应选择的义项是(只填序号)。
践jiàn①履行,实行,实践。《左传•倍公十二年》:“往~乃职,无逆朕命。”②登。
《管子•大匡》:“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一坛。”③踩,践踏。《庄子•马蹄》:“马,蹄可以~霜雪;毛可以御风寒。”④排成行列,排列整齐。《诗经•幽风•伐柯》:“我觏(gou)之子,笾豆有~。”
践jiàn⑤通“翦”。消灭,除掉。《战国策•楚策四》:“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认真阅读全文,用“/”号给下列文字断句。
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请简要说说潜庵汤公是怎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