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其本质的区别。

【现象分析】

实验一:如图所示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钙固体的试管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发现A试管的管壁发热,B试管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用氢氧化钠固体代替氧化钙重复一次上述实验,同样发现了上述两个实验现象。

【本质归纳】

相同的实验现象,可以由不同的变化引起。

【探究运用】

在探究混合物的成分时,要研究相同实验现象的本质区别。

实验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硫酸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的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

小刚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小红同学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针对上述两名同学的观点,小明同学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步骤③中,滴入酚酞溶液后,若滤液E为红色,则滤液E中除酚酞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由此得出原白色粉末成分组成的结论是   

(2)小燕同学认为,只需要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若看到的现象是白色不溶物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就足以说明原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课上,同学们制得了“白色的盐”,小刚很高兴,并大声地说:“我制得了纯净的NaCl。”老师否定了他的说法,并解释说:“同学们制得的白色的盐中除了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于是,同学们为了得到更纯的NaCl,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的化学式是  

(2)若将步骤④和⑤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  

(3)沉淀B中除了含有CaCO3以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4)滤液乙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5)小刚向滤液乙中,滴入几滴稀盐酸后就进行蒸发操作。丽丽马上制止,并设计实验,探究蒸发皿内溶液中除了NaCl以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于是,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该溶液中溶质成分为NaCl和Na2CO3.如果用该溶液蒸发结晶,则得不到更纯的NaCl。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O 2,应选用图中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仪器A、B、C、E、F组合还可以制取的另一种气体是   ,检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B实验操作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3)C实验中两种物质研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D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显现出红色。

【猜想验证】

Ⅰ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  

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Ⅲ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变成红色

小雨的猜想成立

Ⅳ根据小雨的验证结果,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  

【得出结论】最终同学们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选用B、C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装置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