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小的是   

(2)t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

(3)将t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高到t 2℃,有固体析出的是    

(4)t 2℃时,将一定质量甲物质加到100g 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到t 1℃,析出甲物质15g,则t 2℃时,加入甲物质的质量为   g。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和收集装置和组合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结束要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4)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为验证碳酸氢钠加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他认为只要观察到小气球膨胀,就能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明依据不充分,原因是  。小红认为在X处预先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  ,就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也可将澄清石灰水换作  同样能证明。

碳酸锶(SrCO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小赵同学为测定某Sr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烧杯编号

稀盐酸质量/g

100

200

300

固体混合物质量/g

100

100

100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95.6

291.2

391.2

试求:

(1)烧杯②中产生CO2的质量为  g。

(2)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提示:SrCO3+2HCl=SrCl2+CO2↑+H2O)

小晨同学从课外读物中得知: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的产物可能有C、CO、Na2CO3、Na2O.于是设计实验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BaCl2溶液呈中性

②4Na+O2=2Na2O

③Na2O+H2O=2NaOH

④2Na+2H2O=2NaOH+H2

⑤CO通入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提出问题]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的产物有哪些?

[猜想假设]猜想一:产物中一定有C

猜想二:产物中一定有CO

猜想三:产物中一定有Na2CO3

猜想四:产物中一定有Na2O

[实验验证]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的作用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待钠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中的固体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有黑色不溶物

猜想  正确

(2)

将实验(1)所得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

  

猜想三正确

(3)

\

  

猜想二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晨同学向实验(2)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于是得出结论: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一定产生Na2O.该结论是否严谨?  (填“是”或“否”),理由是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还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气体能与氧气反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标号)。

(5)用装置C收集NH3,该气体应从  (填标号)端通入集气瓶。

请回答并完成下列计算。

(1)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取  g氢氧化钠固体。

(2)向上述配制好的溶液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