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其工业流程大致如图:

(1)上述流程中,用到的原料有空气、焦炭、水、二氧化碳、   等.

(2)上述流程中,已知步骤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步骤⑤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则步骤②、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上述流程中,"一种氮肥"的化学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9年5月,187个国家签署了限制塑料废物交易协定,应对“白色污染”挑战。已知某种塑料的组成元素中有碳、氢两种元素,还可能有氧、氯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测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无水氯化钙固体可做干燥剂;②有机物中的氯元素燃烧后通常转化为氯化氢。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过程中,在装置C中观察到  现象,证明该塑料样品中含有氯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记录数据]6.35g样品在A装置中充分燃烧,反应产物被完全吸收后,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表。

装置

B

C

D

E

反应后装置

增加的质量/g

1.80

3.65

0.09

8.80

[分析与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与计算,6.35g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g,该塑料样品的组成元素是  

[反思评价]电炉加热前要先通一会儿氧气,目的是  

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碳酸钠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试管①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上述实验后,为继续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又对甲、乙烧杯内的反应混合物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通过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①根据上述实验分析推断,图一中试管②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②小组同学把沉淀M、N混合后置于烧杯丙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把烧杯丙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C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反应结束后废液缸内上层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潜水器中可使用过氧化钠(Na2O2)固体做供氧剂,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2Na2O2+2CO2═2Na2CO3+O2,为验证该反应产物,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忽略稀盐酸的挥发)。

(1)装置A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B的作用是  

(4)为防止装置E收集的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  溶液。

(5)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置E中

  

产物中有氧气

反应后取装置C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完全溶解

  

固体中有未反应的过氧化钠

向步骤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产物中有碳酸钠

实验室模拟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取35g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且不与酸反应),煅烧一段时间恢复到室温,测得生成11g二氧化碳。向剩余固体中逐滴加入某盐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又生成2.2g二氧化碳,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生成的氯化钙质量关系如图:

(1)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2)a点溶液的pH  7(填“<”“>”或“=”);

(3)求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可重复选择)

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2)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装置丁的作用是  

(三)拓展交流

经査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2NaOH+CO2=Na2CO3+H2O ②Na2CO3+CO2+H2O=2NaHCO3

小明同学将5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