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化学,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处理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青少年多食用豆类、虾皮等富含 元素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
(2)利用活性炭的 性可以有效地取出冰箱异味;
(3)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填化学式)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4)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 的方法扑灭.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组装A装置时,固定试管应在放置酒精灯之 (选填"前""后")进行。
(2)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如下: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没过漏斗下端,将注射器与d相连,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 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甲同学用内部带有多孔隔板的C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你认为用C装置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C中多孔隔板合适的位置是 处(选填"a"或"b"),不适宜用作多孔隔板的材料是 (选填编号)。
①铜片 ②塑料 ③铁 ④石墨
(4)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实验室常用铜和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
Cu+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①实验室制取SO 2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择 ,若用E、F组合作为收集装置,则制取一瓶SO 2,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装置F的作用是 。
②SO 2化学性质与CO 2相似,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方程式为 。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铁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亮相,如图展示了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I.变化①是铁钉与空气中的 发生了反应。
II.变化②中常见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I.如表是小明同学记录的锌粉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与产生气体体积的变化数据: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氢气体积(mL) |
50 |
120 |
230 |
290 |
310 |
实验数据反映,该反应速率的特点是 ,引起该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
(2)将m克锌和铁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固体仍为m克,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A~F是六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O、C、Cl、Ca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一种氧化物,可用作干燥剂,A与C反应能生成E,A的俗称为 。
(2)B、C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B的化学式为 。
(3)对NaOH溶液依次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D和E两种物质分别是 、 (写化学式)。
②加入F的溶液后,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③最后得到的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 ,下列离子不能与该溶液中的离子共存的是 。
a.OH﹣ b.Mg2+ c.CO32﹣ d.NO3﹣。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NH4Cl |
33.5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氨碱法制纯碱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通入氨气的作用是 ,可向滤出晶体后的NaHCO3溶液中加入 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2)氯化钠和氯化铵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3)图中,A是60℃时含有120g水的NH4Cl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后,得到固体。
I.C中溶液的质量是 g.A溶液为NH4Cl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II.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①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②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5.2:100
③由B到C开始析出NH4Cl固体的温度在40℃至50℃之间。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2017年5月18日,中国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该领域实现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写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其下列组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硅电池板 B塑料灯罩 C 铝合金灯柱 D钢质防盗螺丝
(3)下图是一种家庭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在该系统中,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给用电器供电并用装置X电解水,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A气体的电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夜晚,装置Y是氢﹣氧燃料电池,用于给用电器供电,将 能转化为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