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其心志 |
苦: |
|
②困于心 于虑而后作。 |
衡: |
|
③至于 |
鄙: |
|
④ 得反国 |
卒: |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喟 叹日 |
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B.被服 立 |
不 物喜,不以己悲 |
C.故宋昭公亡 能悟 |
温故 知新 |
D.孙叔敖举 海 |
所恶有甚 死者 |
(3)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4)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阅读《童趣》,完成文后题目。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账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解释划线的词。
(1)项为之强()(2)徐喷以烟()
(3)见藐小之物()(4)果如鹤唳云端()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我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愿作一个富于情趣的人吧!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下面的几个词营造出一份物外之趣!
湖水斜阳流云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节选
【乙文】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弼愠曰:“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恐吾辈亦未可保。”弼不谓然。及二人出按边,弼自河北还,及国门,不得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彷徨绕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
【注释】①醵(jù):凑钱,集资②手滑:做惯了某种事。这里指皇帝轻易杀臣子。
《范仲淹圣心解法意》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或异二者之为③比夜彷徨绕床
④弼愠曰:“方欲举法……⑤吾谁与归⑥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下列句中的“以”的用法与“郡县兵械足以战守”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何不试之以足? |
C.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 | D.卷石底以出 |
用斜线(∕)为文中划线句断句,只限两处。
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⑵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结合甲乙两文,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⑴发闾左適戍渔阳⑵天下苦秦久矣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刑其长吏_______⑵夜篝火_______
⑶会天大雨 _______⑷为天下唱_______译成现代汉语。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从陈胜、吴广在起义前做的准备来看,你觉得他们能取得“举大计”的胜利吗?为什么?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分析。
选段中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划一处)
⑴王 侯 将 相 宁 有 种 乎
⑵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兵 徇 蕲 以 东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⑴士卒多为用者()⑵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⑶将军身被坚执锐()⑷复立楚国之社稷()翻译句子。
⑴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
⑵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原因是什么?吴广是如何“怒众”的?(用原文回答)
阅读《晏子之御①》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③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3 分)
(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2)夫问其故()
(3)晏子荐以为大夫()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晏子为齐相
A.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B.缚者曷为者也 |
C.二虫尽为所吞 | D.生于淮北则为枳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既而归,其妻请去。译句: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