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死于槽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世皆称孟尝君 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 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尝君传》)

【注】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②南面:指居于君主之位,君王座位面向南,故云。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才美不外   

齐之强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一食 尽粟一石   

之不以其道   

之不能尽其材   

④鸣之而不能 其意   

⑤士 故归之   

⑥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4)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哪一个共同话题?具体说说他们谈论这个话题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注音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③[股肱]比喻辅佐之臣。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由是感激()
③三臣于草庐之中() ④若嗣子可()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甲】【乙】两段中划线的“大事”都指什么?并用一个成语概括“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请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诸葛亮为什么在【甲】文中追述自身经历并追忆【乙】文中提到的“白帝托孤”一事呢?
(2)你从【甲】【乙】两段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③大化:大治。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孙焉(安家落户、定居) B.狗吠竟夕(有的)
C.登卿相(多次) D.年老值圣明(遇到)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A.清约省素山不加增
B.仁惠为吏民所爱域民不封疆之界
C.颇官吏所扰公输盘我为云梯
D.以老病卒家战长勺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
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苦支备()(2)臣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句子: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 分》
①臣之妻臣()②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③ 王之甚矣() ④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 2分)
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⑸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⑺子曰:“。”(《述而》)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仲尼。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语() 不()三()女()
在下面默写《论语十则》中第七则
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