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手?”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亮,凡三往,乃见。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部。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之不继,使己志不申,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相特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屈致:(让他)屈意前来。②病笃:病重。③开府:设立臣相府。④仪轨:礼仪法规。

(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B.亮每患粮不继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随身衣食,悉仰于官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D.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B.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C.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先帝病危之时,托孤于他;他尽心辅佐后主,事必躬亲。

B.诸葛亮忠君爱国,不忘己志。他多次带兵北伐,以图大志,后病卒军中,大业未成。

C.诸葛亮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上表请求身后不优抚家人,及卒,后主成全了其遗愿。

D.诸葛亮治国有方,受人爱戴。他安抚百姓,提倡读书,为政十分苛刻,赏罚分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②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25—26题。
杨布打狗《列子》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杨朱:人名。素:白色。缁:黑色。)
将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下面加点的文言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万钟于我何焉牺牲玉帛,弗敢也,必以信
B.今为所识穷乏者我而为之道多助,失道寡助
C.是亦不可以乎然志犹未,君谓计将安出
D.为身死而不受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面每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生者贤材人远矣
B.患有所不辟也广数言欲亡
C.行道人弗受辍耕垄上
D.由是则生有不用也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0分)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首五百金,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王之甚矣()(2)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3)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4)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之君人有千金求千里马者皆美于徐公
B.涓人言君曰余将告莅事者
C.买首五百金,反以报君真无马邪
D.隗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译文:
两篇文章告诉我们,国君恰当采用一些治国的良方,可以取得良好的治国效果。如:齐威王,燕昭王,最终都使国家有了好的发展。

今有负其子而汲〔1〕者,队〔2〕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3〕之。今岁凶,民饥,道饿,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夫民何常此之有!为者疾〔4〕,食者众,则岁无丰。故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5〕而用财则财足。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6〕凶饥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节选自《墨子》)
【注解】〔1〕汲:从井里打水。〔2〕队:同“坠”,坠落。〔3〕道:同“导”,导引,拉。
〔4〕疾:当为“寡”。〔5〕固本:稳固根本。〔6〕离:通“罹”,遭遇。
用“/”划分文中划线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故 先 民 以 时 生 财 固 本 而 用 财 则 财 足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今有其子而汲者()(2)故上世之圣王()
(3)不足则反之用()(4)此疚重队其子()
翻译句子
故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
作者认为要让百姓不挨冻挨饿,要做到哪几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解释加点词:
(1)可远观而不可玩焉()(2)寡人之耳者()
(3)入则无法家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