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该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做出猜想】:猜想一:这瓶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这瓶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这瓶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明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原因是 .
(2)小李另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王认为小李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还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塞,且取用药品时标签向着手心.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反应实质是 .
黑豆是传统的养生食材,食用9°米醋泡制得到黑豆是一种很好的食疗方法。小明为判断家中的9°米醋含酸量是否合格,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测定。产品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 3)。
(2)若9°米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CH 3COOH+NaOH═CH 3COONa+H 2O,小明取出10mL9°米醋,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12g,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含酸量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小组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操作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为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对反应后溶液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①盐酸不足量; 猜想②恰好完全中和 猜想③盐酸过量
【方案设计】(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振荡 |
溶液变红色 |
猜想①正确 |
方案二 |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pH=7 |
|
方案三 |
取适量锌粒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
|
猜想③正确 |
【评价反思】 甲同学按方案一进行实验, 观察到溶液未变色, 则甲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填字母序号)
A、猜想②正确 B、猜想③正确 C、猜想②或③正确
理由是 .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 ;
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 .
(2)下面是利用装置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待收集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盖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3)已知:氨气(NH 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如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 .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反应④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最近我市完成了92号和95号汽油的推广使用,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硫氧化物,为进一步减少污染,通常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 2MgO+C,则X的化学式为 ;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 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 2,则m 1 m 2(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