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 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 ,匿桥下。久, 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略有删改)

【注释】①跸: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 释之为廷尉   

②使骑捕之, · 廷尉   

③此人亲 · 吾马   

④民安所 · 其手足    

(2)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

②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4)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1~4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傅说于版筑之间(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3)入则无法家(4)自古所希

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B.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2)病复,则不可救矣

C.

(1)国恒(2)河曲智叟以应

D.

(1)则无敌国外患者(2)君谓计将安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4.

甲文探讨了两个问题,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1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怀民亦未(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余寓居惠州嘉祐寺(4)思欲亭止息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读书成诵()
(2)晚号六一居士()
(3)机阱②在前()
(4)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
【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能目对日/诚宜开圣听 B.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
C.又留蚊于帐中/赠余荷瓣心春兰一盆 D.兰坡临时/未果,寻病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堤-水乡陆途
沈括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佑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刍槁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即以水车汱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注释】陆途:地上的道路。病涉:苦于涉水行走。泽国:低洼积水之地。籧篨:芦苇。漉:淘干。实:填塞。汱:排水。
文中“亦如此”中的“此”的意思是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人们“欲为长堤”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选文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由此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什么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