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烟艇记

[南宋]陆游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耶?”

    陆子曰:“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锄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泊于玉笥之下。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选自《渭南文集》,有删改)

【注】①楹:间。②高明奥丽:高大明亮,幽深华美。③玉笥(si):山名。

④棹(zhao):桨,文中代指船。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则 寄 其 趣 于 烟 波 洲 岛 之 间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若小舟然

然:

  

②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

计:

  

③还泊于玉笥之下

泊:

  

④纳烟云日月之伟观

观: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

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4)请用原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①节“    ”交代了小屋得名的缘由。

②第②节“穷达异矣”中“穷”指“  ”,“达”指“  ”。

(5)请谈谈你从下面两句中读出的弦外之音。

①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

②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朗读节奏划分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狼径(离开)惟楼一座(高)
B.选贤能(通“举”)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一点点)
C.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每有意,便欣然忘食(体会、领会)
D.由是先主遂亮(拜访)惠子梁(做宰相)

阅读文言文《塞翁失马》,完成后面小题。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注释】①吊:安慰。②遽:就。③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④保:保全。⑤极:穷尽。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 近塞之人有术者( )②马无故而入胡()
③ 其子骑 ( )
(2)选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堕而折其髀”相同的一项()

A.潭西南而望 B.出淤泥而不染
C.学而时习之 D.好逸而恶劳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一处)。
此 何 遽 不 为 福 乎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桑中生李》 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1 分)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①。”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②,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③,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①豚:小猪  ②众犬吠声: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喻众人随声传闻   ③翕赫:此指轰动、惊动。翕:聚集。赫:盛貌。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欲持去()②见空桑中有土()
植种()④间一余()
⑵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以余浆灌溉

A.盖以诱敌 B.是以谓之文也
C.何不试之以足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南 顿 张 助 于 田 中 种 禾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⑵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试说说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 分)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各小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嗟夫!予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翳()⑵谓()(3)尝()(4)微()
翻译下面语句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是进亦忧,退亦忧。
【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
【乙】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5--8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文段选自下面哪本书()

A.《列子》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伊索寓言》

下列对加点字的斜体字解释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杂然相(赞同) B.年九十(将要)
C.七百里(药方,偏方)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寡妇)

对“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B.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C.年纪将要就是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
D.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

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①、愚公之所以产生移山的想法,是因为“惩山北之塞,。”
②、愚公移山的宏伟目标是“指通豫南,。”
根据课文内容对对联。上联:有志移山易下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