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各题。
折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曲尘丝:至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景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白水素女
[东晋]陶渊明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①,未有妻,邻人共愍②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
为是,何见谢也。”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③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释】①出居:单独居住。②愍(mǐn):同情、可怜。 ③权:暂且、姑且。
(1)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端)以 为 异 物 取 以 归 贮 瓮 中 畜 之 十 数 日。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侯官县有个名叫谢端的孤儿,被好心的邻居收养,一直到了十七八岁,后来因为触犯了法律,他就搬出来独立生活了。
B.邻居们都很关心谢端,按照乡里的规矩,给他娶了一个妻子,但是谢端因为家中一贫如洗,没有能够留住这个妻子。
C.白水素女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自愿下凡来帮助他。
D.白水素女的身份暴露后,必须回到天庭,不能再帮助谢端致富了,临走前她留下了田螺壳,让谢端有取之不尽的米谷。
(3)下面是这个故事的尾声,顺序被打乱了,请排出正确的顺序(只填写序号) 。
①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②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③于是乡人以女妻之。 ④后任至令长云。
(4)这个故事与“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灰姑娘”等故事,有相似的情节结构模式。请从人物身份、品质、境遇、结局等方面进行探究,写出此类故事的模型。
(四)古诗阅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满庭芳•失鸡
[明]王磐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①.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炰。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②;穿③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注释】①休焦:不要着急。 ②火烧:一种圆形的面食。 ③穿:通“汆”,一种烹调方法。
(1)对曲中的“我”而言,失鸡最大的好处是“ ”。(用原句回答)
(2)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这首曲的语言特点。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集》)
【乙】
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后运笔,尤觉神来。人以为张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其似行书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笔也。尝为上洛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
【注释】张平山:名画家,擅画人物。 款: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 篆籀(zhòu):即篆书。 上洛:古地名,即今商县。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王 怒 甚 裂 其 幅 驱 之 出 酒 固 怡 然。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
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无暇顾及。
C.刘酒作画,用行书落款,是为了显示其书法的精湛。
D.刘酒爱“酒”,以“酒”为名,与“酒”生死相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
(4)传记往往用非常之笔表现非常之人。贾文忠“曾不”一词表现了五柳先生
的性格特点;乙文中的“不屑”一词刻画了刘酒 的性格特点。(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填写)
(5)两位传主,一位“衔觞赋诗”,一位“饮酒作画”,他们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处?
宋狄武襄青 ①征依智高 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的,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谏之,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 举军欢呼声振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青纱笼覆,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谢神取钱。"其后破昆仑关,败智高师,还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乃两字钱也。
(选自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狄武襄青:狄青,北宋名将,谥号"武襄"②侬智高: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武襄 驻节而祷之
② 俟凯旋
③败智高 师
(2)用/给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取百钱自持之,且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
(4)联系上下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诸青纱笼覆,手自封焉。
(5)狄青与《陈涉世家》中的陈胜都借助神灵来谋事,请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