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数行下左右皆莫能仰视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内。②籍:项籍,字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力拔山兮气盖世

  

虞兮虞兮奈若何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②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4)成语  从这段故事而来,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5)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项王这个人物的评价。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晏婴者,齐人也,为世人所重。一日,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使者,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又一日,晏子欲逐①高缭。左右谏曰:“高缭之事汝三年,汝未尝与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②之人也,四维③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④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释】①逐:驱赶,辞退。②仄陋:狭窄浅薄。③维:维系。引申为扶助。
④弼:纠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晏子食: (2)使者
(3)高缭之汝三年: (4)寡人之过也:
下面四项中加点字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景公使使者至 / 晏子使 B.言公 /四维然后能直
C.是逐之 / 可为师矣 D.未尝与爵位而逐/ 至市,而忘操

翻译下面句子。
晏婴者,齐人也,为世人所重。译:
从上文可以看出晏子具有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选自《国语》)
注释:①仲孙它:又名子服,孟献子的儿子。②饩:饲料。③ 稂莠:杂草。
与文中“文子以告孟献子”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来源

A.人共以子为爱 B.扶苏以数谏故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季文子身为国相,看到国内很多百姓生活贫困,能够以身作则,反对奢华,真是难能可贵。
B.季文子不希望家里人吃好穿好,认为一个人不奢侈,以道德高尚为光荣,才是为国增光。
C.孟献子听了季文子的话,将儿子幽禁7天,表现了对季文子的欣赏,对儿子教育的严格。
D.受到孟献子管教的仲孙它,最后能够改过前非,也仿照起季文子的做法。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无帛之妻(2)子鲁上卿
(3)吾以是不敢(4)而我妻与马
翻译下面句子。
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犹多矣。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注:(1)贾人,商人。(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游为墓间之事②乃,舍市傍③孟子长④成大儒之名
选出与“嬉游为墓间之事”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至之市 B.而忘操之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故时有物外之趣

翻译下面句子。
复徙舍学宫之旁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尝与公孙瓚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瓚。瓚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瓚,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节选自《资治通鉴》)
解释下列加点字
自见其耳②由是往瓚③以为平原相④刘备见而
选出下列与“刘备见而奇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齐之习辞者也 B.中山靖王之后也 C.婴闻之 D.吾欲辱之

翻译下列句子
(1)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2)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瓚。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汉王乃发使使彭越。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楚。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 B.令校长斩
C.辍耕垄上,怅恨久之 D.处处志

下列对原文概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彭越出身江洋大盗,却极富军事才能。面对“泽间少年”及其众人,他以“后期者斩”予以约束;以诛最后者一人,来杀一儆百,震慑了这伙亡命之徒。
B.彭越虽是一介武夫,但有勇有谋,在高帝讨伐陈狶时,他按兵不动, 想借机谋反。
C.刘邦既有雄才大略,又很阴险,功臣彭越被诛与韩信被诛都耐人寻味,正如韩信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D.彭越攻城略地,屡立战功,一生轰轰烈烈,仅仅因汉王征兵未亲自前往就获罪,后又由于吕后进“诛之”言,而遭到夷其宗族的命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①诸豪杰相立秦 ( )②遂楚()
③欲自往()④太仆走汉( )
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