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鸽类甚繁,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邹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尽其种。其养之也,如保婴儿。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蓄鸽几许?”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且不敢以常鸽应,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止也。他日见某公,而其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肥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
(节选自《聊斋志异•鸽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B.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C.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D.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张幼量送鸽给某公,实现了“宝剑赠壮士”的愿望。
B.鸽子品类繁多,数不胜数,不是精通此道的人,不能辨识。
C.张幼量按照鸽经的要求,用养育婴儿的方法养育他的鸽子。
D.某公理解支持张幼量的养殖事业,很关心鸽肉的质量产量。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⑴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父异焉,借旁近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⑵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2分)
有人读了课文,写了一首《读<伤仲永>有感》的诗。诗曰:剑利赖砥砺,梅香仗苦寒;可叹方仲永,聪颖变愚顽。请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聪颖变愚顽”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王安石阐述的道理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仲永的故事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请写出其对不同的人的启迪。
⑴对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对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对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①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鸿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鸡乃食。
【注】①绐:哄骗。下列各项中,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为人言为:说 |
B.晋人贾于吴者贾:做买卖 |
C.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日:每天 |
D.公必欲市我他所市:卖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以”与文中画线句“愿以十金易焉”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D.必以分人 |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氏有一只鸠鸟非常聪明,每当它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情况,就一定报告它的主人。 |
B.当这只鸠鸟察觉有个晋国商人想用十金换它时,它用“我将不吃东西”来表达不忍离开主人的坚决态度。 |
C.主人哄骗鸠鸟说:“我有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了以后我马上就带你回家。” |
D.由于鸠鸟始终不吃东西,那个晋国人同情怜悯它对主人忠贞不二的气节,于是捐助了十分之二的黄金,并把鸠鸟还给了李氏。回到李氏家后,鸡鸟才吃东西。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小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①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②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③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④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后汉书·党锢列传·范滂传》
【注】①督邮:汉郡守的属官。②仲博:范滂的弟弟。③龙舒君:指范滂的父亲,此时已死。
④李、杜:指李膺、杜密,当时名人,与宦官争,被害。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即自诣狱( )②莫不流涕 ( )
③引与俱亡( )④顾谓其子曰(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何敢以罪累君
A.以塞忠谏之路也 | B.跪而拾之以归 | C.以其境过清 | D.今以蒋氏观之 |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试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范滂的为人品格。(2分)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小信未孚()(2)小大之狱()
(3)公将鼓之()(4)望其旗靡()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成为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阅读片段,完成小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
中间()两股()奋袖()妇亦()起大呼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写出文中对口技进行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3分)
本文选自,它是清代编的一部。全文以“”字统领全文,突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