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潮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①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换。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②,如蜗鼠缭绕③,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④.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②楯(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
(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稍西
②相顾而惊
③声切切不已
④二三子不得寐
(3)下列加点间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之语,愕而顾 |
辍耕之茶上(《陈涉世家》) |
B.如蜗鼠缭饶,乃得出 |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
C.山风飒然而至 |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
D.因追忆之 |
未若柳繁因风起(《咏雪》)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僧布袍蹑履来迎。
②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资料卡:蹑①踩,踏。②穿(鞋袜)。③追随,追踪。④攀登,登上(高位)。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5)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链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原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狼不敢前② 其一犬坐于前
③一狼洞其中④恐前后受其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从全文看,表明狼狡猾的句子(1) (2)
找出本文表明主旨的句子,阐述其表明的哲理?
【原创】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 口技
清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乔山人善琴
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 ,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①凄禽寒鹘① ,相和悲鸣: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都为之悲鸣。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一词多义。
(1) 众宾团坐 ()满坐寂然()
(2)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把下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 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请依次找出【甲】文中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技艺高超的句子。
第一:
第二:
第三: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来说说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的好处。
关于乔山人的弹琴技艺,你怎么看?
【原创】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后面问题(共3题,共12分)
【选段一】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选段二】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见蔡桓公》)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_______________④使人索扁鹊:_______________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从【文段一】可以看出屠户有怎样的特点?从【文段二】看出桓侯有怎样的特点?
【原创】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词多义
(1)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
(3)盖以诱敌();恐前后其受敌()翻译句子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内容理解
从全文看,体现屠户机智勇敢的句子:(1) (2) (3) (4)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则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原创】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解释加线词
A.父异焉 | B.邑人奇之 | C.稍稍宾客其父 | D.父利其然也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用原文填写仲永三个阶段的变化:(1) (2) (3)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