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本上对函数的学习,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表是一个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部分对应值,请你借鉴以往学习函数的经验,探究下列问题:
0 |
1 |
2 |
3 |
4 |
5 |
|||
6 |
3 |
2 |
1.5 |
1.2 |
1 |
(1)当 时,;
(2)根据表中数值描点,并画出函数图象;
(3)观察画出的图象,写出这个函数的一条性质: .
(本题满分12分,第(1)、(2)题各6分)
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 D为OC的中点,直线AD交抛物线于点E(2,6),且△ABE与△ABC的面积之比为3∶2.
(1)求直线AD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与轴相交于点F,点Q为直线AD上一点,且△ABQ与△ADF相似,直接写出点Q点的坐标.
(本题满分12分,第(1)题7分,第(2)题5分)
如图,在⊙O中,直径AB与弦CD垂直,垂足为E,连接AC,将△ACE沿AC翻折得到△ACF,直线FC与直线AB相交于点G.
(1)证明:直线FC与⊙O相切;
(2)若,求证:四边形OCBD是菱形.
(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如图,正方形ABCD中, M是边BC上一点,且BM=
.
(1)若试用
表示
;
(2)若AB=4
|
|
,求sin∠AMD的值.
已知:在矩形AOBC中,OB=4,OA=3,分别以OB、OA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过F点的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与AC边交于点E.
(1)求证:△AOE与△BOF的面积相等.
(2)记S=S△OEF-S△ECF,求当k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3)请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得将△CEF沿EF对折后,C点恰好落在OB上?若存
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拼接:含30°角的三角尺(△ABC)的长直角边与含45°角的三角尺(△ACD)的斜边恰好重合.已知AB=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
(1)当点P运动到∠ABC的平分线上时,连结DP,求DP的长;
(2)当点P在运动过程中出现PD=BC时,∠PDA=;
(3)当PC=时,以D,P,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Q恰好在边BC上,
此时□DPBQ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