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 2将HCl转化为Cl 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Ⅱ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
(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若4.6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
甲醇是一种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已知: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是 。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成为 (填名称)。
(1)"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金属钠排在铜的前面。有的同学据此推测:钠能从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教师按照下列图示顺序进行演示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①由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为反应中没有 色的物质生成,所以金属钠 (填:"能"或"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对实验涉及的物质进行分析:硫酸铜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 (填化学式)。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培养皿中所含元素有:Na、Cu、H、O、 (填元素符号)五种元素。
查阅资料得知:"蓝色絮状难溶物"是一种学过的碱,该物质的名称是 。
(2)有的同学又产生新的疑问:钠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教师为解答学生的疑惑,又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同时记录有关现象:
请结合如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手触摸图3中烧杯外壁,感觉烫手,说明钠与水发生的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从"图3"中可以断定:液体中出现红色说明反应后液体显 性,结合液体中所含元素,继而推断有 (填化学式)生成。另外,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是某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请指出该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 。
(2)在实验室中选用图2装置制取氧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制取原理: 。
(3)图3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将1.17 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 。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可组成氯化钙、氢氧化钙等多种物质。
(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产氢氧化钙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该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 ;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 。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步骤I: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 |
|
猜想二不成立 |
步骤II: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溶液 |
产生气泡 |
猜想 成立 |
[拓展延伸]
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