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某研究小组对膨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趣味实验】
实验1:和面.向20g面粉中加入10mL水,制得的面团编为1号;向20g面粉中加入10mL水,再加入2g膨松剂M,制得的面团编为2号.
实验2:发面.将和好的2个面团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几分钟后,取出面团,发现1号面团无明显胀大,2号面团明显胀大且手感比较松软.
【提出问题】膨松剂M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假设1:M是NH4HCO3;
假设2:M是NaHCO3;
假设3:M是NH4HCO3和NaHCO3
【实验探究1】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少量M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 |
无刺激性气味 试管内壁有水珠 试管内有固体剩余 |
假设 成立 假设 不成立 |
【提出新问题】实验①试管中剩余固体是什么?
【实验探究2】
实验②:将实验①所得固体继续加热,无明显现象.冷却,向试管中加水,固体全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向其中1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向另1份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红.
【得出结论】
实验①试管中剩余固体是 (填化学式)
【反思提高】
(1)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受热稳定性:Na2CO3 (填“>”“=”或“<”)NaHCO3.
【拓展应用】
某品牌复配膨松剂N的配料为:磷酸二氢钙、碳酸氢钠和玉米淀粉,N遇水会发生如下反应:Ca(H2PO4)2+2NaHCO3═CaHPO4↓+Na2HPO4+2CO2↑+2H2O;利用N和面和发面(加热)时,面团都会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常温下的溶解度:Na2HPO4>CaHPO4
b.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遇到酸性物质能产生气体
c.根据上述反应,产生0.22gCO2至少需要NaHCO3的质量为0.42g.
为方便推测某些复杂物质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化学式改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改为Cu(OH)2•CuCO3,推测其兼具Cu(OH)2和CuCO3的化学性质。
(1)举重运动员常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粉末抹在手掌以增大摩擦力。
①参照上述方法,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改写为 。
②该物质兼具 (填“酸”或“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③该物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2(OH)2CO32X+H2O+CO2↑,X的化学式为 。
(2)某种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可表示为2Na2CO3•3H2O2)。将过碳酸钠溶解于热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如图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3)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
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
(2)实验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 。
用如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
(1)向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 (填序号);再向3中滴加NaOH溶液,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
(1)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2)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