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 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
(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 于旧都 |
所恶有甚 于死者 |
B.忠 之属也 |
子 之听夫志 |
C.元贞间 为古田尉 |
不足 为外人道也 |
D.帅府嘉 其忠勇 |
稍稍宾客 其父 |
(2)解释加点词。
① 北定中原 ②小大之 狱 ③可以 去乎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4)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一)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请在下面横线上将文章中所缺语句补充完整。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项为之强()⑵徐()喷以烟⑶方()出神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句:
⑵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句:出自本篇的成语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课文写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依次概括三件在下面横线上。
⑴⑵ ⑶说说作者幼时为什么“时有物外之趣”? (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
韩魏公在大名①日,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一日召漕使②,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③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之宽厚。
公帅定武④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然公须。公遽以袖摩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主吏笞之,亟呼视之,曰:“勿较。渠已解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 (选自宋•刘斧《青锁高议》)
注释①大名:古地名,大名府。②漕使:转运使,主管由水路输送粮食.给养。③时数:一定的时间和气数。④帅定武:担任定武(今河北省定县)统帅。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每开宴召客(宴会) | B.吏且伏地待罪(罪恶) |
C.烛然公须(点燃) | D.则已易其人矣(换) |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A.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仁以为己任 |
B.何罪之有知之为知之 |
C.坐客皆愕然然数年恒不一见 |
D.俄为一吏误触倒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表里无纤瑕,世宝也。
(2)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结合具体材料,说说韩魏公是个怎样的人。
课外文言文
顾况戏白居易
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①乐天:即白居易,字乐天。②顾况:当时著名诗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⑴以歌诗投顾况()⑵况戏之()
⑶有句如此()⑷居亦何难()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长安物贵,居大不易。读了此文,你有怎样的感受?
课内文言文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释下列各句划线的字。
(1)项为之强()(2)果如鹤唳云端()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蹲其身,使与台齐。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本文记叙了作者儿时的哪几件趣事?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
“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你分别写出一例带有“鹤”的成语和诗句。
扁鹊见秦武王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①,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②:“君与知之者谋之③,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①不聪:听不清。②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③知:同“智”,有智慧的人,文中指懂医术的人。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请除:除掉,医治 | B.除之未必已也:已经 |
C.君与知之者谋之:商量、谋划 | D.而与不知者败之:败坏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示之病: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 |
B.扁鹊请除:扁鹊请求出去。 |
C.除之未必已也:去除了疾病,也未必能治愈。 |
D.而君一举而亡国矣: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
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透过“君以告扁鹊”一句,可见秦武王个人判断能力差,容易被别人左右。 |
B.“扁鹊怒而投其石”句中“怒”用得好,形象刻画出扁鹊当时的神情态度:不愿与庸人为伍。 |
C.扁鹊仅从武王对治病的犹豫就推断:“知秦国之政”“君一举而亡国”,未免太过于草率。 |
D.左右大臣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扁鹊却能“怒而投其石”,这是因为他有高深的医术,“艺高人胆大” |
你认为扁鹊和秦武王各是什么样的人?
扁鹊:
秦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