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乙】

董源 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 祖述 源法, 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 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

(节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

【注】①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④粲:鲜明。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佳木秀而繁阴

B.钟子期辄穷其趣

欲穷其林

C.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佛印绝类弥勒

D.悉是晚景

悉以咨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B.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C.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D.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3)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凡是伯牙想到的人,钟子期一定能找得到

B.

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士兵遇到暴雨,被困在山岩下

C.

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心里悲愁,于是弹起琴来鼓励他

D.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的音乐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因为知音难遇,所以一定要珍惜好友,要保持友谊长存

B.【乙】文记述了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画作工于雾霭远景,描绘真山真水的特点。

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山水画技法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C.两文内容上均着眼于"善",[甲]文伯牙"善弹",一把琴就可弹奏出高山流水的意境,造出崩山之音;而子期"善听",从伯牙的琴声中就可读出他的旨趣。【乙】文"善画",他的画作奇妙,宜"远观"不宜"近视"

D.两文都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甲】文正面描写了伯牙鼓琴之"善",侧面写子期对琴声的评价,突出伯牙琴技之高:【乙】文正面描写了董源画作"远观"景物鲜明之状,而侧面描写《落照图》,突出董源画技高妙。

(5)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人名)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居家,好奇计()(2)陈胜败当()
(3)怀王入秦不()(4)项梁其言()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范增认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自董卓来()(2)此不可与争锋()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4)百姓孰敢不箪食浆()
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操已拥百万众愚以为营中
B.迎将军者乎塞忠谏之路也
C.曹操比袁绍还旧都
D.名微众寡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在对刘备前景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
(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节选自《墨子·公输》)
《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1)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题。
(一)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既罢官,曰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于校雠①如此。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于《尔雅》《也文》,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藉②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二)
刘羽冲,沧州人,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③ ,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读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①校雠 (chóu):校对。②藉 (jiè):借助。③经年:一年左右。④沟洫:沟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十年而书成(经历) B.其书就古音以古义 (探求 )
C.谓可十万 (带领 ) D.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会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 ()()

A.撰《广雅疏证》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差藉张揖之书纳诸说先帝不臣卑鄙
C.全队溃覆,几所擒仅有“敌船”火所焚
D.州官亦好事试一村今有人此,舍其文轩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既罢官,曰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②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 :“古人岂欺我哉?”
结合王念孙、刘羽冲不同的治学态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huì)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冻风时()
(2)高柳堤()
(3)泉而者()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作飞沙走石 B.①若脱笼
②居庙堂之高忧其民②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①红装蹇者 D.①夫能不游堕事

②民殷国富不知存恤②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局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境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之情。
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远景近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风光图。
C.作者用词巧妙,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蕴,如“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气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而此地适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
D.文章卒章显志,“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性情,“潇然”表达他对自己能够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惟”字则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

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