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金属矿物可用来冶炼金属.
冶炼方法 |
反应表示式(其他产生略去) |
代表性金属 |
热还原法 |
金属A的氧化物+碳(或一氧化碳等) |
锌、铜 |
电解法 |
金属B的化合物 |
钾、铝 |
热分解法 |
金属C的氧化物 |
汞、银 |
(1)工业上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与CO在高温下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氧化铝冶炼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从铅的矿物中冶炼铅,可使用上述方法中的 ,理由是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火山口附近有硫单质存在,地球表面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以矿物质形式存在,如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等。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CS2)。火山喷发时,部分硫元素转化成硫化氢气体;部分硫元素转化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易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溶于水,分别生成亚硫酸和硫酸。
(1)从物质类别和硫元素化合价角度,对硫及其化合物进行分类,根据表中物质组成规律,补充缺项。
物质类别 |
单质 |
氢化物 |
氧化物 |
酸 |
盐 |
化学式 |
S |
H2S |
SO2 |
H2SO3 |
|
SO3 |
H2SO4 |
Na2SO4 |
(2)结合材料中硫单质的性质分析,如果洗去粘在试管壁上的硫,应选用的试剂是 。
(3)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硫化氢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氢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 ;氢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从物质类别的角度预测, 下列物质与二氧化硫 、 三氧化硫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填序号)。
a.O2 b.NaOH c.H2O d.HCl
(5)H2SO3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气体(与H2CO3类似)。写出稀硫酸与亚硫酸钠(Na2S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水是生命之源,水和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现有蒸馏水和硬水各一杯,区分两者应选用的试剂为 。
(2)夏季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可以看到“冷气雾”。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
(3)某种水培植物所需营养液中含有K+、NH4+、NO3﹣、PO43﹣,若用两种溶质配制该营养液,可选用钾肥的化学式为 (任填一种)。
(4)盐酸左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物,其注射液溶质质量分数不超过10%,若每瓶含盐酸左氧氟沙星固体0.4g,则使用时至少需加入生理盐水 mL(密度约为1g/mL)。
(5)工业从卤水(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含有MgCl2、NaCl、MgSO4、KCl)中提取KCl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根据图2溶解度曲线信息,晶体A中含有的物质化学式为 和 ,用冷水冲洗晶体C的目的是除去 (填化学式)。
化学不仅支持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为解决能源、资源等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1)2019年1月,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表面。构成月球探测器的部件有碳化硅(SiC)光学仪器、有机高分子反光板、钛合金筛网车轮等,其中碳化硅(SiC)属于 材料。
(2)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不锈钢钢筋,主要利用了其强度高和 的性质。
(3)将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物分离出来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汽油、煤油等燃料,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下列生活垃圾中能实现上述转化的有 (填序号)。
a.废铁 b.玻璃 c.易拉罐 d.废塑料
(4)太阳能的利用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氢能源。工业上以太阳能为能源,利用铁的氧化物循环分解水制氢气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过程Ⅰ、Ⅱ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 →热能。
②写出过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当过程Ⅱ中得到ag H2时,过程I中得到的O2质量为 g。
铜锌合金又叫黄铜,外观酷似黄金,极易以假乱真。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I所示装置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 g。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实验 |
|
|
|
|
|
请回答:
(1)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 。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二不成立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
|
猜想四成立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