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2瓶无色且失去标签的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如何鉴别,其方案很多.

[提出问题]仅提供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否将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别开来?

[猜想假设]将失去标签的两种溶液分别编号为A、B,假设A为碳酸钠溶液,B为氢氧化钠溶液.

[设计思路]现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思考得出如下初步鉴别思路:

甲:将两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稀盐酸,根据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乙:将两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氢氧化钙溶液,振荡,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来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1)以上两种思路是否都正确  (填“都正确”或“一个正确一个不正确”)

[实验探究]请参与下列实验过程:

(2)请在上述实验思路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思路  (填“甲”或“乙”)

进行实验

(3)填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将A、B两溶液各取少

量,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

  

A溶液样品中有:

  

则A 为  溶液

B   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散思维]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还可从下列试剂中选取.请你选择一种能鉴别这两种溶液的试剂  (请填写序号)

A.KOH    B.Na2SO4     C.BaCl2    D.NaCl.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已知: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1)滤渣Ⅰ中一定有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  。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  (填基本反应类型)。

(3)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  

(4)焙烧Zn(OH)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  (填基本反应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①NaHCO3 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3 ¯ Na2CO3+CO2↑+H2O;②Na2CO3 受热不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 NaHCO3 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填标号)。

A.俗称小苏打 B.难溶于水

C.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D.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2)欲测定某 NaHCO3固体样品(只含Na2CO3杂质且分布均匀)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5.0g 该样品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生成C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NaOH溶液的pH  7(填“>”、“=”或“<”),用该溶液将生成的CO2完全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图中数据可知,上述5.0g NaHCO3 样品完全分解产生CO2的质量为   g,产生H2O的质量是   g。

③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已知金属钴(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请预测氯化钴(CoCl2)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经查阅资料,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SO4

Co(NO3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于水的灰绿色固体

难溶于水的粉红色固体

易溶于水形成粉红色溶液

易溶于水形成粉红色溶液

易溶于水形成粉红色溶液

难溶于水的粉红色固体

限选试剂:CoCl2溶液、(NH42CO3溶液、Na2SO4溶液、AgN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镁条、铜片。

预测

预测的依据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①能够与含Ag+

可溶性盐反应

CoCl2 溶液中含Cl

AgCl难溶于水。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如果观察到  ,则预测成立。

②能够与  

(填物质类别)反应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如果观察到  ,则预测成立。

③能够与  

(填物质类别)反应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如果观察到  ,则预测成立。

实验室配制饱和澄清石灰水和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实验。

下表是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

物质

Ca(OH)2

NaOH

CaCO3

Ca(HCO32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0.16

109

0.0065

16.6

21.8

9.6

(1)配制溶液。其中配制100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

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g。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画出水的液面。

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  

(2)进行性质探究实验,20℃时,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CaCO3,再转化为Ca(HCO3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Na2CO3,再转化为NaHCO3,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理论上吸收4.4gCO2,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至少为  g,或需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少为  g.(计算结果精确到个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