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下列两个实验:

实验1:用试管取一定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稀盐酸,红色恰好消失。

实验2:用试管取一定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入饱和的Na 2CO 3溶液。

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里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上层澄清液显红色。同学们欲对该澄清液成份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分析】

(1)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   (填化学原理);

(2)实验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澄清液显红色,说明该澄清液显碱性,其中溶质除一定有NaOH外,还可能含有     

【实验验证】

①取澄清液,加入适量的CaCl 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澄清液中不含   

②取澄清液,通入CO 2气体,产生浑浊,写出产生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反思】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确定,既要考虑反应产物,也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装置。

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A

B

C

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D

E

F

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

G

H

(1)制取气体实验时,首先要对发生的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装置C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2)收集某种气体的方法,主要取决于这种气体的性质,装置E所示的收集方法是  ,被收集的气体密度  空气密度(选填“>”,“<”,“=”)。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填装置编号)。

(4)如图所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装置中,虚线方框内装置的作用有 

从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中提纯碳酸钙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1)反应池I中用硝酸不用稀硫酸的主要原因是  

(2)反应池Ⅱ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  

(3)反应池Ⅲ用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4)过滤Ⅱ中所得滤液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硝酸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试剂。

(1)硝酸钾是由    构成的(填写微粒符号)。

(2)硝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

(3)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以总结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60℃时11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此时配得的溶液降温至2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是  g。

(4)列式计算:用100g 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多少亳升?(水的密度为1.0g•mL1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氢气:  

(2)金属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膜:  

(3)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  

(4)石灰水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5)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医”中。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  气味。

(2)食: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富含维生素C的是  (填字母)。

A.橙子 B.猪肉 C.面粉

(3)住:下列属丁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的是  (填字母)。

A.石蜡燃烧 B.太阳能热水器 C.燃料电池

(4)行:城市交通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好处是  

(5)医: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