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A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B装置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 时不再上升。
(3)C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指出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 。
(4)D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 。
(5)河水经过E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紅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
(1)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查阅资料: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
[提出问题]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与分析]
假设1:可能是氢氧化镁与N2或O2发生了反应。
假设2: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 。
假设3: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 。
由碱的性质可知,假设1不成立。
[实验探究]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1.取上述紅色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
① |
假设2成立 |
|
2.取上述红色溶液,② ,③ 观察现象。 |
红色褪去 |
假设③成立 |
[拓展延伸]
(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请解释其原因: 。
(4)除上述金属外,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 也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上述现象(举一例即可)。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废弃的黄铜(铜锌合金),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为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2)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酸。
①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溶液。
(3)如图2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
①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
a.收集气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将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中 d.从长颈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写字母序号)。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因加入的药品量不足,致使集气瓶内剩余少量水。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和不添加药品的前提下,请帮他想出种解决的方法 。
(4)操作b的顺序为蒸发浓缩、 过滤、干燥。
(5)下列测定稀硫酸pH的操作正确的是 (写字母序号)。
A.将pH试纸直接插入稀硫酸中
B.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C.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稀硫酸,滴在pH试纸上
D.根据试纸显示的颜色估算出溶液的pH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2、CO、CO2和H2O)、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流程如下:

(1)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 。
(2)步骤Ⅰ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转化,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从混合气体H2、N2、CO2中分离出CO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 、 。
(4)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氢钠杂质的方法是 。
(5)纯碱用途广泛。工业上可用废碱渣(主要成分Na2CO3)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制备无水Na2SO3,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目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3所示。
①吸收初期(图中A点以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不断通入SO2,最终产物是 。

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某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Mg(OH)2、Fe2O3,用“酸洗”法可除去该水垢。
①“酸洗”时,一般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
②写出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两种抗胃酸药剂的主要成分及建议每次剂量见表:
|
主要成分 |
NaHCO3 |
Mg(OH)2 |
|
建议每次剂量/g |
0.5 |
0.3 |
服用Mg(OH)2的药效比服用NaHCO3“强”的原因是 。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三种溶液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所示:
|
组别 |
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
|
1 |
CaCl2、NaCl、CaCO3 |
|
2 |
Ba(OH)2、H2SO4、NaCl |
|
3 |
KCl、Na2SO4、NaCl |
其中第 组结果肯定不正确。
(4)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若铁钉无变化,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近五年来,我国在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创新发展。
I.大国重器航天、航空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返回大气层。这标志着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1)硅是天宫一号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单质硅是由石英(SiO 2)固体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硅还是计算机芯片的基体材料,但其导热性不好,而金刚石在导热性方面远超过硅,于是它成了芯片基体材料的最佳选择。
①从原子结构上分析,金刚石(C)和硅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②因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难以满足要求。人们就根据金刚石的组成和结构设法制造金刚石。现有两种制造金刚石的方法,一是以石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二是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CH 4)等为原料制造金刚石薄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写字母序号)。
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B.石墨合成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结构不同
D.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③不仅硅与碳具有相似化学性质,其氧化物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也有相似化学性质。试写出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文化自信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许多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这种溶液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水除外)。(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贝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