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 2CO 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 。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猜想3正确 |
(2)验证猜想4,可选用的试剂有 。
A.酚酞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钡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如图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
(3)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代号),收集装置可选择 (从D﹣F中选择,下同)。
(4)欲制取CO 2,B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 。收集CO 2应选择 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欲干燥CO 2,应将气体通过G装置,G中应加入的药品是 。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草酸晶体分解实验的研究,为了测定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进行草酸晶体分解实验,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查阅资料】
(1)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2)草酸晶体(H 2C 2O 4•3H 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3H 2O
CO 2↑+CO↑+4H 2O。

【Ⅰ:问题讨论】
(1)实验前应该先
(2)进入D装置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装置中的试剂依次是 、 (填名称);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B装置的作用是 ;
(5)对D装置加热前和停止加热,都要进入过量的CO,其作用分别是:①加热前 ;②停止加热后 ;
(6)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 ;
【Ⅱ:实验评价】
反思: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下列是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探究气体相关性质的装置图,请根据题意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是 、 。
(2)C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帮同学们改正过来: ,A装置和改正后的C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气体是 (任填两种),A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 。
(3)小明同学欲用B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装置应选
(从"D、E、F"中选),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若选择G装置干燥氧气时,瓶中应盛装的试剂为 ,氧气应该从哪个接口连入? (填"m"或"n")。
(4)用H装置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有少量的水? 。
食盐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通过海水晾晒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和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而不能直接食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进行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的名称是 。
(2)操作④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其作用是 。
(3)操作⑤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帮他们指出来 。
(4)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5)操作③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现象为 ,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NaOH
猜想三: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 不合理,其理由是 。
【设计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
|
猜想三成立 |
【拓展应用】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有“南酸北碱”之说法,你认为需向酸性土壤中加入 进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