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推理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已知某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和Na2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种无色溶液B,其中的溶质可能是NH4NO3和(NH4)2SO4或两者之一。按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C的化学式为 。
(2)将气体F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 色。
(3)在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写离子符号)。
(4)写出步骤③中生成沉淀H的化学方程式: 。
(5)根据上述实验,在样品溶液B中,能够确定存在的溶质是 (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用实验仪器或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常用来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2)小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装入试剂瓶备用.
①要完成该实验,如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名称).
②该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用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是:将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 ,与标准比色片比较,读出pH,若pH试纸事先用水湿润,测出的食醋pH值 (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已知B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D含有钠元素,A含有两种元素,C、D分别含有三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以下转化关系,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B可分别与A、C、D反应,C与D可以反应.
(1)A属于化合物中的 (“酸”、“碱”、“盐”或“氧化物”).
(2)反应A→C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D溶液与足量的B反应的现象是 .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多数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金属矿物可用来冶炼金属.
冶炼方法 |
反应表示式(其他产生略去) |
代表性金属 |
热还原法 |
金属A的氧化物+碳(或一氧化碳等) |
锌、铜 |
电解法 |
金属B的化合物 |
钾、铝 |
热分解法 |
金属C的氧化物 |
汞、银 |
(1)工业上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与CO在高温下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氧化铝冶炼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从铅的矿物中冶炼铅,可使用上述方法中的 ,理由是 .
氢氧化钾是一种常见的碱.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依据绿色化学的核心及原则,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了制备氢氧化钾的方案,同时还可制得纯碱等物质,具体流程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经略去):
【提出问题1】溶液C中的溶质除氢氧化钾外,还含有什么?
【猜想与假设1】猜想1:K2CO3 猜想2:Ca(OH)2
【实验与探究1】小林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猜想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
猜想1错误 |
同学们经过讨论分析后认为小林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
【提出问题2】固体D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2】小军同学经分析认为一定含有CaCO3,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还含有 .
【实验与探究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证明固体D中存在猜想与假设2中可能还含有的物质 (所用试剂只能为溶液).
【表达与交流】由反应①和反应②原理制备纯碱的方法就是我国著名的“侯氏制碱法”,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请你写出以上物质制备流程方案中体现绿色化学的核心及原则的一点 .
根据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如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为 (按产生气体的流向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填编号).
(3)若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但该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收集气体,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便于收集,选择的最佳发生装置 为 (填编号).
(4)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 气小.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其中花生油的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