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把装置A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的a端通入,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单独作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 (填序号)。
A.NaCl B.KMnO4 C.H2O D.CH4
(3)用装置A、C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 。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 、 等实验用品以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处。
(5)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塑料管中加入的液体药品是 ,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已知:甲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其中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甲可能是 ,丙是 ;乙的一种用途是 。
(2)乙和丁反应生成丙,丁可能是 。
(3)写出甲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将甲与丙溶液充分混合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乙的稀溶液,没有观察到气泡冒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 。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氧原子结构示意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表示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
b.氧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有8个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O 2 ﹣)
(2)构成氧气的微粒是 ,氧气经降温和加压变为液态氧后体积变小,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
(3)水是重要的氧化物,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登山和潜水供氧装置中,过氧化钠(Na 2O 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环节之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6CO 2+6H 2O C 6H 12O 6+XO 2,则X=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老师从医务室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让同学们测定溶质的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20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反应的化学程式:2H 2O 2 2H 2O+O 2↑)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
(1)电解K 2MnO 4溶液可获得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为:
2K 2MnO 4+2H 2O 2KMnO 4+H 2↑+2X …反应Ⅰ
反应Ⅰ中,X的化学式为 .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反应Ⅱ
现取15.8g KMnO 4充分受热分解,可产生多少克的O 2?(KMnO 4相对分子质量为158)
(3)科研小组重复进行高锰酸钾分解实验,测得产生O 2的质量大于通过"反应Ⅱ"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的结果.某同学据此提出如下猜测:
①加热时,高锰酸钾中的钾、锰元素转化为氧元素并释放氧气;
②加热时,K 2MnO 4将进一步分解并释放出氧气;
③加热温度不同时,高锰酸钾不按"反应Ⅱ"分解.
对于这些猜测,肯定错误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