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A+C

A+D

B+C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①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②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X;

2NaHCO3Na2CO3+H2O+CO2↑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  

②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l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纯碱的制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前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后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且这些转化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

(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则C的化学式是  ,写出一个符合A→D的化合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

A为纯碱,则A的化学式是  ,C→D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某工业废弃固体(成分为Cu 2S和FeS 2)制备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晶体,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固体B含有氧化铜、氧化铁②铁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1)操作Ⅰ是   。为了提高废弃固体的反应速率,除将固体粉碎、提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写一条)。

(2)写出FeS 2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   

(3)溶液C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4)试剂y的作用是   

某活动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探究活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用装置A、B、C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B中应盛放的是    ,导管口连接的顺序是    

(3)活动小组对(2)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2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

①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    

②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I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  

(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产碳酸钡产品,采用了以下的工艺流程:

(1)为节约成本,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  ,加入过量的盐酸的目的是  

(2)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并通入二氧化碳,其中能生成碳酸钡的方程式是  

(3)溶液A中溶质的成分,可能的组合有  

(4)操作3包括的两个操作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