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玻璃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取 (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应选取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只取一种固体药品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氢气时,用装置E和F组合不但能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还可以测量出收集到的气体的大约体积,气体应从 (填“b”或“c”)端进入。
(5)已知化学方程式,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你认为应考虑的因素有 。
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10g稀硫酸于烧杯中,逐滴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止,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为4.71g
②为保障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按实验①操作又连续进行了四次相同的实验。几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固体质量/g |
4.71 |
4.63 |
4.64 |
4.66 |
4.66 |
分析实验与表中数据后,回答:
(1)第一次实验测得数据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
(2)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是 ;
(3)请利用(2)中数据计算: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 。(不要求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果糖(C6H12O6)主要存在于蜂蜜、水果中,具有口感好,甜度高等优点,是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糖。请回答:
(1)果糖的组成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
(2)果糖分子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 (按化学式中元素符号顺序)。
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长相”类似的物质,如家庭制作食品用到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区分二者,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溶解度法(溶解度曲线见图)。
①小亮同学利用这种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设计了下面实验,请完善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
现象和结论 |
取两只试管,各倒入10g水,分别向两试管中逐步加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
至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其中,固体溶解量少的,所对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另一种物质是 |
②现有碳酸钠(2g)、碳酸氢钠(2g)和足量蒸馏水。请仿照上述①中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在室温条件下,调整变量、自主设计实验,进一步区分碳酸钠、碳酸氢钠两种物质:
实验步骤 |
现象和结论 |
|
|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这一原理广泛应用于潜水艇中密闭舱的氧气再生技术,可同时完成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双重功能。
课外研究小组为验证其可行性,利用石灰水、稀盐酸、浓硫酸、过氧化钠和饱和石灰水等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见图1):
①A是CO2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图2中的 (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B装置的作用是 ;
③为保证干燥、纯净的CO2气体进入D装置,装置C应选用的物质是 ;
④检验E装置集气瓶中气体的方法是 ;
⑤若装置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原因是 。
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如图1所示为制取单质镁的转化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MgCl2 Mg+Cl2↑
(1)在过程①中,所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2)过程②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3)下列有关过程③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潮汐能转化为化学能
(4)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还需要过程①②的原因是 (选项序号)。
A.将氯化镁富集提纯 B.生成更多氯化镁 C.使石灰乳和稀盐酸反应
(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氯化镁样品中MgCl2的含量(杂质为NaCl),称取10g该样品将其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NaOH溶液12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10%的NaOH溶液8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10g此氯化镁样品中MgCl2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