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中提纯碳酸钙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1)反应池I中用硝酸不用稀硫酸的主要原因是  

(2)反应池Ⅱ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  

(3)反应池Ⅲ用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4)过滤Ⅱ中所得滤液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我国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某大型工厂利用此原理处理含硫酸铜的废液回收金属铜时,向100kg的废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得到金属铜6.4kg。

(1)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金属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其它有效途径还有  (写一条)。

“嫦娥飞天”“中国高铁”等“中国制造”,展现了“中国智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悬梯等关键部件采用铝合金而不采用纯铝,原因是  

(2)“复兴号”动车高速运行离不开铁轨。建造铁轨需要大量钢铁,钢铁属于  (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3)建造铁轨所需要的钢铁通常用还原铁矿石制得,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中,a处看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装置中存在明显不足,改进的方法是  

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黑色固体粉末M(M是纯净物),因试剂瓶标签破损无法确定其成分。为探究M的成分小军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他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物质M可能是  

[设计与实验]取两份等量的M样品,分别进行如图的实验:

[分析与结论]

(1)从实验一小军得出M的物理性质有  (填写一种);

(2)从实验二小军推断出M的化学式是  

(3)实验二中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拓展与延伸]探究M与稀硫酸反应的本质

(1)稀硫酸中含有水分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等粒子,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2)小军分析实验一、二后认为: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某一种离子与M发生了反应。为确定稀硫酸中何种离子与M发生了反应,他继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三中的A可选用的药品是  (填序号,下同),实验四中的B可选用的药品是  

硫酸钾溶液 氯化钾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3)小军通过上述实验证明:稀硫酸中  (用化学符号来表示)与M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交流]某同学优化了小军的整个实验方案,认为不需要进行实验 四 (填实验编号),就能确定M的成分,也能确定稀硫酸中何种粒子与M发生了反应。

小红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发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红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小敏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小敏另外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一正确

步骤2:  

 ) 

步骤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明用镁条(表面被氧化)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来测定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中,他绘制了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如图),请根据如图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