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他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3)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1,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4)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为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5)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豆浆密度的实验,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实验步骤: ;
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 。
如图所示是小科做电学实验用到器材:电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1)小科利用活动中记录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画出了如图15-乙所示的I-U图线。根据图线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2)小科用几组不同的电压和电流算出电功率,然后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种方法是否正确?答:,理由是。(3)若电流表烧坏了,提供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O,利用原有的器材仍要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帮小科画出电路图。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如图所示,是小聪“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活动过程:
(1)他用电压表测出3次AB、BC、AC两端的电压值分别为2V、2V、4V,于是分析数据把课本上的规律补充了这样一句话: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也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2)实验过程中小聪不小心把一个灯泡的玻璃碰碎了,这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没坏的灯泡变亮了,而坏的那个不亮了。对于上述的现象请你写出一个猜想:。
(3)请你帮小聪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
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
图像如图C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_______;②_______。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
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分析、归纳上述(1)(2)两步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