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可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4)F装置常用于干燥、收集某气体,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填序号),写出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4)实验过程中,发现只有A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铜与硫酸真的不能反应吗?

【查阅资料】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SO2能与碱溶液反应;

④SO2能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

【进行实验】

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K,发现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上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2)装置B的作用是收集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中有明显现象后,关闭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有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长颈漏斗内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则B中盛放的液体为  (填序号)。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石灰水

D.饱和NaHSO3溶液

【知识拓展】化学反应的进行与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条件都有一定的关系。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饱和FeCl3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随着加热时间的持续,在1分钟内观察到玻璃棒表面颜色的变化依次为:黄色、红褐色、红棕色、黑色。同学们对此现象产生了疑问,于是他们对FeCl3溶液加热,灼烧的变化进行了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酒精(C2H5OH)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Fe2O3反应;

②Fe与Fe3O4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一】

将大约20mL饱和FeCl3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沸腾后发现溶液中逐渐产生红褐色浑浊。

由此得出结论:

①FeCl3溶液呈黄绿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

②加热饱和FeCl3溶液时,FeCl3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固体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由实验可知:FeCl3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  (填“能”或“不能”)获得FeCl3固体。

【实验二】

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坩埚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此过程发生分解反应:2Fe(OH)3 ¯   +3H2O。

【实验三】

同学们对玻璃棒上产生的黑色物质继续探究: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经讨论认为,可能是C、Fe、FeO、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测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收集黑色物质,进行了如下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中不含的物质是  

②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综合①②实验现象判断,此黑色物质成分是  

化学兴趣小组对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如何选择药品和设计装置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其它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

室温时,CaCO3不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选择药品

分别取等质量颗粒状和粉末状的贝壳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在图1的三颈烧瓶中反应,采集数据。

(1)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据图2分析,选择粉末状样品的依据是  

(3)据图3分析,影响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原因:一是水蒸气含量增加;二是  

实验二:设计装置

小组设计了图4装置进行测定。

(4)打开活塞,稀硫酸进入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结束后进行读数。读数前调节水准管与量气管液面相平的原因是  

实验三:优化装置

在老师指导下,小组优化并设计了图5装置进行测定。

(5)试剂a是  

(6)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7)加入足量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再加入氯化铵溶液,发现又产生气泡。推测加入氯化铵溶液的作用是  

【数据处理】

(8)实验三中,样品质量为mg,加入稀硫酸体积为V1mL,加入氯化铵溶液体积为V2mL,右侧针筒最后读数为V3mL,则反应生成CO2体积为  mL.该实验条件下,CO2密度为dg/mL,则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反思与评价】(9)与实验二相比,实验三的优点是  (写一条)。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硝酸钾、少量氯化钠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的混合物中得到硝酸钾的流程如图:

①结合如表分析,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②操作a的名称是  

③滤液2的溶质是  

(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D为金属,在常温下通过如图所示转化可获取硝酸钾。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Ⅰ能发生的原因是  

②若D为银白色贵重金属,则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③一步实现反应Ⅱ,能否加入氯化钾?判断并说明理由  

④硝酸钾可作化肥,能供给作物两种养分,属于  肥料。

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Na2CO3溶液,用于演示灭火器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Na2CO3的质量为  g,称量Na2CO3的仪器名称是  

(2)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g,⑤中的溶液  (填“是”或“不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3)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吸滤瓶的操作是  ,从橡胶管喷出大量液体的原因是  

(4)酒精(C2H5OH)可作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酒精燃烧失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NaHCO3是干粉的主要成分,俗称是  。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