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
【实验操作】
用试管取6毫升氢氧化钡溶液,往试管中加入6毫升稀盐酸,等分成两份。
【实验证明】
(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继续探究】
(2)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发现变红色,溶液呈酸性,这不能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讨论后,形成了新的对照实验方案,将步骤补充完整:
①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镁片;
② ,加入等量的镁片。
(3)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的现象是 。
【微观解释】
(4)从微观上分析: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3)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溶解度相同的物质是 。
(2)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3)t℃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4)t℃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都降温到20℃。对所得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液的质量:A<B<C
b.溶质的质量:B<C<A
c.溶质的质量分数:C<A<B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B中n=
②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
③A和C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图二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
②在化学变化中, (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
春暖花开,小明一家与朋友周末去郊外游玩。
(1)一路上,小明看到许多蔬菜大棚,爸爸告诉他覆盖大棚的是聚乙烯塑料薄膜,聚乙烯塑料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废弃塑料不回收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2)妈妈准备的食物有:蛋糕、牛奶、火腿肠、苹果、黄瓜。苹果、黄瓜不仅为人体补充水分,还能提供丰富的 (填一种营养素)。妈妈烘焙蛋糕时用到的发酵粉主要成分是小苏打,请写出小苏打的另一种用途 。
(3)郊外的河水清澈见底,为防治水体污染,请写出一条具体的措施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硅原子
(2)氨气
(3)银离子
(4)过氧化氢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