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完成下列实验: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①实验时应选      (“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

②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实验前,应使烛焰和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
(3)实验时,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缩小)的实像(光屏上像未画出),(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会/不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5)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透镜和光屏均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凸/凹)透镜才能实现.(近视/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为了探究圆柱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F浮与G排的关系,需要在图中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请写出该步骤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中步骤B、E可知,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圆柱体的体积为________m3;在E图中若圆柱体触到了溢水杯杯底,会导致该液体密度的测量值偏_____________。

为了测出普通玻璃的密度,小明同学利用一个普通玻璃制成的小瓶、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的实验:

(1)在量筒内倒入40cm3的水(如图甲所示);
(2)让小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乙所示),此时水面与80cm3刻度线相平;
(3)让小瓶口朝上沉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这时水面与60cm3刻度线相平.
根据以上测出的数据可知:小瓶漂浮在水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cm3;小瓶的质量是g;制造小瓶的玻璃的体积是cm3;制造小瓶的玻璃的密度是_______kg/ cm3

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和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小刚根据______________现象来比较压强的。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_________。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观察图(b)和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bPe。(填“﹥”、“﹤”或“﹦”)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在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