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反应原理
①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均可产生氧气,其中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氯酸钾时,加入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三种方法中,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制取O 2和CO 2.连接如图的装置完成实验。
制取气体 |
A |
B |
C |
||
反应物 |
装置(填"甲"或"乙") |
物质 |
作用 |
作用 |
|
O 2 |
① |
② |
水 |
③ |
接水 |
CO 2 |
石灰石和稀盐酸 |
乙 |
④ |
干燥CO 2 |
⑤ |
现有一瓶无色溶液,溶质可能是KOH、K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K2CO3与Na2CO3的化学性质相似。②K2CO3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向盛有少量样品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
|
肯定含有K2CO3 |
(2)将操作(1)后的试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变红色 |
肯定含有 KOH |
[评价反思]①甲同学提出操作(1)加入的CaCl2溶液必须过量,其目的是证明K2CO3存在的同时还要 。
②乙同学提出操作(1)在溶液较浓时,没有K2CO3也能产生相同现象,其原因是 ;建议改加过量的BaCl2溶液,BaCl2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应用]KOH和K2CO3的混合溶液敞口久置后可能变成K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酒精灯加热时,应用温度最高的 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依次是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结束后,若要分离出MnO2,除A~F中相关仪器外,还需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写名称)。
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存在煤矿坑道中。当煤矿坑道中瓦斯气达到一定浓度范围,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CH4与O2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爆炸最强烈。求煤矿坑道中瓦斯爆炸最强烈时CH4的体积百分含量(同温同压时,气体分子个数比等于其体积比。)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某种铁合金中含有不溶于酸的杂质。取该合金样品粉末11.4克,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共200克。反应过程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序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8.6 |
a |
3 |
0.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有少量Fe2O3、SiO2(难溶于水,不与酸反应)等杂质。某学习小组探究孔雀石综合利用的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操作2均为 操作,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和引流。
(2)C中的溶质有:H2SO4、Fe2(SO4)3和 (填化学式)。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 。
(4)写出红褐色沉淀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