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气体制备、收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请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

(4)用质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向其中一瓶加入约 1 3 体积的水(如图F所示),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用注射器向另一瓶(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气体中注入约 1 3 体积的水(如图G所示),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氯气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 2═NaClO+NaCl+H 2O,其中生成的次氯酸钠(NaClO)易溶于水,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现向某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使之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107.1g。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为   g。

(2)反应生成次氯酸钠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室用12.5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生活中常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来消毒。

(1)高锰酸钾中钾、锰、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若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  g。

实验室中稀硫酸因标签破损,需测定其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稀硫酸样品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疫工作中,“84”消毒液常用于学校环境的消毒灭菌。某校兴趣小组对“84”消毒液的相关知识产生了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

b.次氯酸钠(NaClO)溶液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有腐蚀性。

c.可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次氯酸钠。

一、初识“84”消毒液:

【提出猜想】“84”消毒液对有色衣物有漂白作用。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有色布条滴加适量该消毒液,放置一段时间。

有色布条  (填“褪色”或“不褪色”)。

消毒液对有色衣物有漂白作用。

二、自制“84”消毒液:同学们在实验室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来制取“84”消毒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H2O 通电 ¯ NaClO+X↑,则X的化学式是  

三、实验拓展: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成功制得了“84”消毒液,激发了同学们更大的探究欲望,于是还设计了提纯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等)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或说明

(1)取一定量的粗盐样品,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完全除去杂质MgCl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往步骤(1)中滤液加入过量的  (写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完全除去杂质CaCl2

(3)往步骤(2)中滤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写出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符号:  

把步骤(3)中所得溶液倒入蒸发血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结晶即可得到较纯的食盐。

【实验反思】

a.此方案最终所得NaCl比原粗盐样品中的NaCl多,其原因是  

b.有同学认为只需要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步骤(2),不仅能完全除去杂质CaCl2.还能完全除去杂质MgCl2,你认为正确吗?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