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东江湖,储水量大,水质优良,一直保持地表水一类水标准,被引入到多地作为居民饮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以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2)以下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
A.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D.工业废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同时也参与很多化学反应,如反应:Al2S3+6H2O═2Al(OH)3+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Mg3N2也能与水发生上述类似的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CaO+H2O=Ca(OH)2
② (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活动1: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雨猜想是CaCO3;小亮猜想是CaCO3和Ca(OH)2
小亮猜想含有Ca(OH)2的理由是 。
[实验验证]
1.小雨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2.小亮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 ,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雨的实验不足以确定固体A的成分,理出是 。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亮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探究活动Ⅱ: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Na2CO3
猜想三:NaOH Ca(OH)2
[讨论交流]结合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
[实验验证]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三正确。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图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木炭燃烧的实验(如图F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
(4)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
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一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因是 。 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 。
(2)图二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烧杯B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3)图三为探究固体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实验,若向试管中加入的固体是NH4NO3,可观案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 (填“低于”或“高于”)右侧液面。
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2)D→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的化学式可能是 。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
(1)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
A.瓷碗 B.玻璃瓶 C.一元硬币 D.硬铝门窗
(2)生铁和钢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 工业上采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的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向Al(NO3)3、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①若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
②若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 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