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调整后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调整后,元件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上,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同学是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取下眼镜,向右适当移动      (填“蜡烛”或“光屏”),也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       (填“上”或“下”)移动;经正确调整后,将蜡烛移至如图乙所示位置,但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由于       太小,使像距太大造成的。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华同学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选用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
(1)如图是他实验的电路,但连接不完整,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丝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
(2)小华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但电压表有较大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小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读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的情境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选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   

小华同学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大小,为了验证猜想,她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   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   ℃;
(2)在同样条件下分别给水和油加热,如果在   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  来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

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
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
压强表达式的推导:p=
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有关,所以猜想是正确的。
(2)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想。

小明利用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帮小明将图乙中的器材连接起来。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导线不能交叉。

(2)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示数约为6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3)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4)为了检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小明又换用10Ω的电阻R2继续实验,测得数据如表二,小明分析表二的数据发现上面的结论仍成立。观察对比两表格中的数据,你还能发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吗?请你写出分析过程和结论。
分析过程:
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