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说明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2)实验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实验三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接通直流电源后,能观察到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通过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说明组成水的两种元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解水实验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蒸发与蒸馏操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图B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图C是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甲中的液体是  

(4)图D实验,当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

(5)图E实验,A中液体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6)图F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塑料瓶变瘪,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其本质的区别。

【现象分析】

实验一:如图所示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钙固体的试管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发现A试管的管壁发热,B试管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用氢氧化钠固体代替氧化钙重复一次上述实验,同样发现了上述两个实验现象。

【本质归纳】

相同的实验现象,可以由不同的变化引起。

【探究运用】

在探究混合物的成分时,要研究相同实验现象的本质区别。

实验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硫酸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的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

小刚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小红同学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针对上述两名同学的观点,小明同学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步骤③中,滴入酚酞溶液后,若滤液E为红色,则滤液E中除酚酞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由此得出原白色粉末成分组成的结论是   

(2)小燕同学认为,只需要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若看到的现象是白色不溶物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就足以说明原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B试管中的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结束后,小红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片刻后发现烧杯中出现了红褐色沉淀,经分析,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

小红将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滤液中含有什么溶质?小红、小军对此进行探究。

【实验讨论】

①小红分析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后,认为滤液中不可能有H2SO4,因为  

②小军认为滤液中不可能有Fe2(SO43,理由是  

【提出猜想】

猜想Ⅰ:Na2SO4 NaOH 猜想Ⅱ: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

________

猜想Ⅰ成立

根据下列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写出一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  

(4)与B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

A实验:玻璃棒的作用  

B实验: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  

C实验: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继续倾倒二氧化碳上层的蜡烛没有熄灭,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