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不同,产物可能有所不同。
[已有知识]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当氧气充足时,产物是 ;当氧气不充足时,则能产生有毒气体 。
[查阅资料]澄清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时,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生成的产物可能不同。请完成下列空格中的化学方程式。
Ca(OH) 2与NaHCO 3化学计量数之比 |
产物 |
化学反应方程式 |
|
反应一 |
1:1 |
CaCO 3、NaOH、H 2O |
Ca(OH) 2+NaHCO 3═CaCO 3↓+NaOH+H 2O |
反应二 |
1:2 |
CaCO 3、Na 2CO 3、H 2O |
Ca(OH) 2+2NaHCO 3═CaCO 3↓+Na 2CO 3+2H 2O |
反应三 |
1:1.5 |
CaCO 3、NaOH、Na 2CO 3、H 2O |
|
[产物探究]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欲对上述反应三得到的相关产物进行探究,请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可选试剂:稀盐酸、Ba(OH) 2溶液、BaCl 2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信息资料:BaCl 2溶液呈中性、碳酸钡为白色不溶物。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l:将Ca(OH) 2与NaHCO 3按化学计量数1:1.5 混合,在水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 |
产生白色沉淀 |
产物中有碳酸钙 |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
|
产物中有碳酸钠 |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
|
产物中有氢氧化钠 |
[深入思考]有的同学认为在上述步骤2中也可以加入氯化钙溶液来证明产物中有碳酸钠,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我国拥有地球上7%的耕地,但化肥使用量却占全球总量的35%,认识化肥,科学施肥至关重要。
(1)下列物质中,可用作磷肥的是 :
A.K 2SO 4 B.CO(NH 2) 2 C.KNO 3 D.Ca(H 2PO 4) 2
(2)NH 4Cl是常见的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因释放出 而损失肥效;
(3)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后果有:① ;②水体富营养化等;
(4)"雷雨发庄稼"现象涉及的化学反应较为复杂,其中一个反应是NO 2与H 2O反应生成HNO 3和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 (填元素符号)。
实验Ⅰ:实验室制O 2。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MnO 2,塞进带导管和仪器A的双孔橡皮塞,关闭活塞C,向A中添加双氧水,塞上塞子B,将导管放入底部有少量黄沙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③ ,控制活塞C,逐渐滴加双氧水,收集O 2并验满。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3)步骤②中,塞进双孔橡皮塞的方法是: ;
(4)步骤③中,验满的方法是: ;
(5)若用图2装置收集O 2,则O 2由 端通入(填"a"或"b");
(6)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了快速获得O 2,双氧水的浓度越大越好
B.在橡皮管上增加水夹,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C.在装置Ⅰ,Ⅱ间增加装有生石灰的U形管,可制得干燥O 2;
实验Ⅱ:铁丝在O 2中燃烧、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反应的现象为:放热、火星四溅,生成 色固体;
(3)实验表明:改用加热KMnO 4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 2进行本实验,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 。
认识常用仪器,学习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才能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作配置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
(2)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应先将玻璃管口 .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原因是 .
学校新建了塑胶跑道,校园美观了,但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1)写出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常用来吸附异味的物质名称.(答一种即可)
(2)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3)合成橡胶除了制作橡胶跑道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合成橡胶有哪些优良的性能?(答一点即可)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为什么会自动喷出来?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为什么?
(3)随意丢弃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请你谈一点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