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世纪末,经几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不断探索,得到结论:光合作用反应物是H2O和CO2,产物是O2和有机物。为了探究产物O2中的O元素来源,科学兴趣小组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进行了猜想。
猜想一:O2全部来源于CO2;
猜想二:O2全部来源于H2O;
猜想三:O2同时来源于两者。
为了求证,他们查阅资料如下:
资料1 19世纪末,科学家普遍认为气体之间更容易转化,认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成CO和O2,所以O2来自于同为气体的CO2。
资料2 1937年,英国化学家希尔通过实验发现:离体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使水分解,释放出O2,并还原电子受体。
资料3 1939年,已经发现了氧的同位素。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利用 O标记的H2 O和C O2分别培养小球藻,光照相同时间后,检测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氧气是否含 O,如图所示。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2的实验结论 (填“支持”或“不支持”)资料1的观点。
(2)根据资料3的实验结果,分析可得猜想 成立。

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回
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H
(1)写出有标号仪器名称:①,②。
(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3)若B与F连接,则F中出现的现象是,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B与G连接,则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B与H连接,则H中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由此说明了CO2的性质有、。
用下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
(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要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应采取的措施是,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201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图表示某市饮用
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2)在图中“加絮凝剂”的目的是,常用的“絮凝剂”是。
(3)如果自来水从配水泵传输到用户的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
(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图示或文字表示均可)。
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只剩下一个质子,C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D2-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请回答:
(1)C元素组成的最硬物质的名称为,D2-的离子符号为。
(2)点燃A单质和B单质的混合气体能发生爆炸,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所以点燃前需先检验的纯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方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2)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
(3)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
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这两种
气体是和。
(4)与传统汽车相比,太阳能汽车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制造太阳能汽车所用的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硅发生了反应(选填“氧化”或“还原”),碳具有性(选填“氧化”或“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