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种类 |
质量/g |
温度升高10℃所需时间/s |
温度升高20℃所需时间/s |
温度升高30℃ 所需时间/s |
甲 |
200 |
110 |
225 |
342 |
乙 |
200 |
85 |
179 |
270 |
(1)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 。(不计热量损失)
(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 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4)停止加热后, 液体温度下降得快。
做课本“迷你实验室”中的橡皮筋吉他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1)绷得较紧的橡皮筋音调,绷得较松的橡皮筋音调;
(2)粗橡皮筋音调,细橡皮筋音调;
(3)长橡皮筋音调,短橡皮筋音调。
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利用下面的数据画一张图,以便探究声音通过空气的速度是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水平轴表示空气温度,垂直轴表示声音的速度)
| 空气温度t/℃ |
声速v/(m·s-1) |
| -20 |
318 |
| -10 |
324 |
| 0 |
330 |
| 10 |
336 |
| 20 |
342 |
| 30 |
348 |
林强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你提供刻度尺、三角板、棉线或其他你认为需要的器材,请说出两种测量乒乓球直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