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 、 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 ,将蜡烛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 与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 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4)小明把蜡烛 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 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 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1)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1,灯泡L2(选填:“发光”或“不发光”);(2)针对上述现象,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3)请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两只电流表能分别测出干路和各支路的电流(要求:在需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改动后的导线连接正确,导线不许交叉)。
小宇同学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2—5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0C;(2)DE段物质的温度为0C,这是一个过程。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可以看到指纹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然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树的 、 的像。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同学们所用的器材有两支等长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还有一个测量工具是,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位置的关系。(2)移去未点燃的蜡烛,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点燃的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 =" 6" N,L1 =" 20" cm,F2 =" 4" N,L2 =" 30" 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正确的探究结论? 。理由是: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更好,并说明理由: 。(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