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年级总复习时,同学们再次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
玻璃板厚度 |
5 |
5 |
5 |
10 |
10 |
10 |
15 |
15 |
15 |
像距 |
3.00 |
5.80 |
8.70 |
3.95 |
6.50 |
9.35 |
3.18 |
5.40 |
7.85 |
物距 |
2.65 |
5.50 |
8.35 |
3.30 |
5.95 |
8.72 |
2.05 |
4.30 |
6.90 |
像距与物距的差值 |
0.35 |
0.30 |
0.35 |
0.65 |
0.55 |
0.63 |
1.13 |
1.10 |
0.95 |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看法不正确的理由是 。
(2)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 。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 (选填“薄”或“厚” 的玻璃板。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选填“ ”或“ ” 。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兴起,有更多的人参加马拉松运动,马拉松已经远远不只是一场比赛,它是你认识自己,认识一座城市,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因参赛选手很多,无法在同一起跑线出发而计时困难,近年常采用感应芯片计时,参赛者须按要求正确佩带计时芯片,当参赛者通过起点、终点设置的磁感应带时,芯片里的线圈中就会产生 ,从而激发芯片发送编码信息,系统实时获取计时信息。

文明出行,人人有责。近年来,因不遵守交通法规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开车打电话发生车祸的风险比正常驾驶高4倍以上,原因是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中 处理信息的能力。
(2)车辆超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现有一辆核准载重为7吨,车厢体积为8米 的货车,若该车装满沙子,试通过计算判断该车是否超载? 千克 米
(3)汽车司机开车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制动刹车后,汽车继续前行的距离叫制动距离,下表是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刹车后,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
速度(千米 时) |
反应距离(米 |
制动距离(米 |
|
60 |
11 |
20 |
|
80 |
15 |
34 |
|
100 |
19 |
54 |
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据此请给汽车司机开车提一条建议。
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 。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 。

小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成清晰的像。
(1)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质是 。
(2)将蜡烛向左移动,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

普通电动车的充电插口内有金属插脚,在使用过程中绝不能拿硬币、手等去触碰,如图甲。

(1)图乙是某种电动车的局部电路图。如图硬币碰到充电插口的两个金属插脚,就会造成蓄电池 路。
(2)这种电动车的蓄电池总电压为48伏,人体不能触碰蓄电池两极,原因是 。
(3)对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选填“电源”,“用电器”,“开关”或“导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