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同一长方体木块,使其在同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 面积大小 的关系,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 (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明找到了不同规格的导线,如表所示.

导线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镍铬
L0
S0
B
镍铬
2L0
S0
C
镍铬
2S0

D
锰铜
L0
S0

(1)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2)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择 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3)小明用A、C两根导线探究了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则导线C的长度应为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
沙子
64
64
89
124

64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是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沙子 的.
(2)在实验中,应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沙子,其目的是: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4)可以推想,如果给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则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会更高些.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橡皮薄膜,竖直插入水中不同深度,观察到橡皮薄膜均向上凸起,实验现象如图1、2所示.

①观察图(a)和(b)所示的实验现象,他们猜想:
②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仪器测出不同深度处水的压强p,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表水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深度h(厘米)
液体压强p(帕)
1
5
490
2
10
980
3
15
1470


密度为******

实验序号
深度h(厘米)
液体压强p(帕)
4
****

5
****

6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距水面深度h1、h2、h3处对应的水的压强为p1、p2、p3,它们之间满足的关系: (填数量关系).由此,小明得出初步结论:水内部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成正比;小华得出初步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成正比.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和相关条件, 得出的初步结论更合理些(选填“小明”或“小华”).
③小红还要继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为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为了和表二获取的实验数据作比较,她设计了记录表三,请将表三内的空格填写完整.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用实验 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 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量筒,金属块,细线,水.
实验步骤:①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用细线悬挂一块金属块,静止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V1
③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V2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思考并回答:弹簧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F1﹣F2)表示 ;量筒中水面两次示数差(V2﹣V1)表示
如果实验正确,可以得到两者之间(F1﹣F2)、(V2﹣V1)的关系式为: (水的密度用ρ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