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
(1)实验时,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2)由于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 移动,
(3)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镜片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这个镜片是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
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所选用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5Ω 2A”。
(1)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时应保持阻值不变,改变另一阻值,测得一组电流、电压如表Ⅰ所示,根据表Ⅰ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2)研究电流和电阻关系:
①将变阻箱阻值R1分别为调节为5Ω、10Ω和如图(b)所示某一值,其读数为Ω。
②用5Ω电阻做完实验后,调换10Ω的电阻继续完成实验,接下来操作是。
③完成三次操作后得到如表Ⅱ所示电流随电阻变化数据。表格中有一组数据不可能由实验真实地得到,对应的电流值是A,实际电流值应(选填“大于”或 “小于”)此值。
④若要正确完成实验,应更换(变阻箱的三个阻值不变)。
为了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现象,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沙子和水,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沙子和水.
(2)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可以推想,如果给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则升高的温度会更高些,两者增加的内能比较:。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测量某小石块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⑤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记下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
(2)利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摆动幅度如甲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3)由图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g,小石块的体积为cm3,小石块的密度ρ= _______kg/m3.
(4)小组内某同学在测量另一小石块的质量时,错将小石块放在了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3g位置处.由于该同学没有发现此错误,则测量值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质量的真实值。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
(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铅笔、。(填写两个或一个)
(2)在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蜡烛B应放在玻璃的另一侧。一边移动蜡烛B,一边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在确定A的像位置之前观察到的是,操作过程中蜡烛B不点燃的好处是,当_____时便停止移动蜡烛B,B的位置即为蜡烛A像的位置。
(3)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____。
(4) 本实验多次重复的目的与下述多次重复的目的相同。
A.杠杆平衡条件 B.伏安法测电阻 C.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 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2) 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